聖母月、玫瑰月、煉靈月

教會的禮儀年是以耶穌基督作為核心,我們就在當中活出信仰的生命和見証,分別以不同節日及時期 (如將臨期、常年期、復活 期等) 來慶祝祂一生的奧蹟,尤其是祂藉死而復活所帶來的救恩。同時,教會在年間也紀念一些聖人聖女,這正好表達和彰顯出基督 救贖的恩典。除聖人慶節外,按教會傳統,禮儀年中某些月份是獻給聖人或以特別意向,舉行敬禮,例如聖若瑟月、聖心月。我們最 熟識的五月聖母月和十月玫瑰月,明顯是獻給聖母的,而即將到臨的十一月就是煉靈月,特別鼓勵教友為煉獄中的靈魂祈禱。

事實上,我們參與每個主日、各樣慶節和聖月敬禮,就是讓天主聖化自己的言行,讓聖神的恩寵浸透個人生活的不同處境,讓我 們偕同教會內聖人及眾弟兄姊妹,一同經驗基督的逾越奧蹟。我們作為成人慕道班的導師,不單在課堂上講解信仰,亦有責任帶領慕 道者在生活和祈禱中,日漸融入教會的信仰氛圍、禮儀年的靈修生活,以及基督的逾越經驗當中。故此,本文嘗試用表列的方式,概 括列出聖母月、玫瑰月及煉靈月的信仰簡史意義活動建議,以提供資料給成人慕道班的導師,講解有關敬禮之時,也能幫助慕 道者投入教會的靈修與敬禮。

  聖母月 玫瑰月 煉靈月
信仰

宗徒信經有云:「我信聖子因聖神降孕,生於瑪利亞之童身」

  • 聖母的生命見証了基督救恩的效果: 聖母滿溢恩寵,得以童貞女及無原罪之身,作救主的母親,全賴天主聖神的化 工。她是首先獲得罪赦和救贖,並成為完美的基督信徒,在其身上顯出基督恩 寵的力量。
  • 聖母的言行引領我們回應天主的愛,與基督相遇: 聖母在世有著我們一樣的抉擇,體察到人性的軟弱,她如今在天上,作我們的 模範,教導我們善用聖神恩寵,一生跟隨基督,在生活中回應天父的召叫。

宗徒信經有云:「我信聖而公教會,諸聖相通功」

  • 教會是諸聖的團體,包括天上教會、在世教 會、及煉淨中的教會。
  • 教會保存著基督救贖的豐富功績和恩寵,因此 諸聖在基督內與我們共融互通,聖母聖人可為 我們轉禱,我們在聖事中共享生命,並能以善 行,幫助亡者在罪惡中淨化,使煉靈早日與主 共融。
簡史 自十三世紀末,教會就把五月獻給 母,目的是賦予當時有關的世俗慶 節,一個基督化的意義。直至十八世 紀,耶穌會會士則大力推動聖母月敬 禮,其後教宗碧岳十二世於「天主中 保」及近代保祿六世於「論五月」的 通喻中,也分別肯定這項熱心敬禮的 價值。 在十二世紀,聖母顯現給聖道明,她手持珠 串,囑咐他去推行玫瑰經的誦唸方式,為當 時陷入異端的人士祈禱。於一五七一年,西 方教友因著熱誠誦唸玫瑰經,得聖母幫助, 免受回教侵略,並於十月七日獲得全勝,後 來教會把當日定為玫瑰聖母節,聖母在花地 瑪顯現時也自稱為「玫瑰經之后」。這樣, 教會把十月定為「玫瑰月」,鼓勵教友多誦 唸玫瑰經。 教會早期已普遍有為亡者祈禱的習慣,直至四世 紀教難結束時,又興起了諸聖殉道者慶節。在十 月一日慶祝諸聖節,相信是由於當日正是第八世 紀羅馬伯多祿大殿內「諸聖堂」建堂的奉獻日 子。至於為亡者的慶日,則來自十世紀法國本篤 會士,慣在十一月一日晚課中為亡者誦經的傳統 所影響,後來教會於十一月二日定為追思亡者 日,並鼓勵教友於十一月份為煉靈祈禱
意義
  • 默想聖母身上的事蹟,能堅強我們在一切事情上信賴天主,在困難中懷有希 望,在生活中見証天主的愛,如同聖母在一生中接受天主的聖化和救恩一樣。
  • 效法聖母的德行,並求她為我們轉禱,能指導我們如何信從和依靠基督,活出 一個基督徒的生命與見証。
我們在世的信徒,藉著祈禱,奉獻和贖罪,一方 面能使亡者的靈魂在罪惡中得到完全淨化,脫離 煉獄未圓滿的狀態,進入永生;另一方面這善功 也有助個人皈依,得與諸聖共同邁向聖三的圓滿 生命中。

 

參考資料:

  1. 趙一舟著,《我們的慶節》,台北:見証月刊社,1989。
  2. 趙一舟著,《家庭敬禮》,台北:見証月刊社,1994,205-206 頁
  3. 張春申著,《耶穌的母親》,台北:光啟出版社,1986,1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