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獻身生活年
DCC致家長函 獻身生活年
可敬的家長:
現任教宗方濟各宣佈二零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至二零一五年十一月二十日為「獻身生活年」。教宗指出,「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職份和領域中,感到自己被召叫去愛和服務生命,去迎接、尊重和促進生命,特別是當生命變得脆弱時,更需要關懷愛護,生命從母胎到它在世界終結的一刻。」
為此本委員會兒童信仰培育組(小學組)將會透過各項活動及學校內的宗教課,讓學生懂得和了解如何迎接生命、尊重生命及促進生命,從而學習愛與服務。在這學年中,我們希望同學們都能將自己的生命視為天主賜贈的厚禮,除了學習堅強地面對生活上的各種挑戰外,更盼望透過服務來獻出關懷,特別是在面對脆弱生命時,能把基督的光帶到最黑暗的地方,把主的希望傳播到絕望的角落,以服務彰顯上主的慈愛。
我們深信作為父母的您們是我們的好伙伴,因為您們也是子女的重要導師,是他們成長路上的導航燈。本會希望您們能夠了解教宗的想法,以及相關活動的深層意義,並在活動推行期間,藉着您們豐富的生活經驗和智慧,積極支持、鼓勵子女,協助他們滿懷希望,擁抱未來,培養出一顆愛主愛人的心。願您的孩子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能活出充實而有意義的人生。
天主保佑你們
教區教理委員會
兒童信仰培育組
小學組
謹啟
主曆二零一四年十月十一日
喜樂行動-I Like It Stamp
下載檔案
喜樂行動Passport
下載檔案
喜樂行動Passport 內容介紹
下載檔案
喜樂行動Passport 用法說明
下載檔案
介紹
- 介紹喜樂行動PASSPORT.
- 這本〝Passport〞將助我們回應天主的召叫,在「獻身生活年」,懷著喜樂,踏進喜樂的國度,心甘情願,盡心盡力,對生命履行愛與服務。
製作
- 指導學生製成一本〝Passport〞
- 指導學生在底頁的 O 內(a)印上拇指紋,在指紋上加上眼和笑臉;或(b)繪上自己的面孔,然後在「我是……」的線上寫上自己的名字。
承諾
- 邀請大家一起讀出底頁「我來自天主……我是……」,以示承諾。
講解/計劃/欣賞和鼓勵
- 可每周介紹一行動
- 講解行動的意義 (參考「內容講解建議」)
- 除了 Passport 上的事項外,可指導學生加上其他的事項(參考「內容講解建議」的I Like! You Like! 欄)
- 鼓勵學生在該周內,懷著喜樂的心去實踐。
- 每做到一項,學生便在該項後之格內加。
- 學生分享如何實踐該項後,導師在該有之格內貼一I Like! You Like! 印花,以示欣賞和鼓勵。(也可由學生自行貼上)
- 看看每個行動中,有誰能達成各項事,請他跟大家分享感受;繼而看看有誰能達成各行動中所有項事,也請他跟大家分享感受。
- 請學生彼此鼓勵,繼續在每天生活中,喜樂地對生命履行愛與服務。
喜樂行動 喜樂星 拼圖底板 高難度
下載檔案
喜樂行動 Wonder Moment 活動說明
下載檔案
喜樂行動簡報
影片簡介及討論內容建議
下載檔案
前言
教宗方濟各宣佈二零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至二零一五年十一月二十日為「獻身生活年」,我們的教會要「滿懷喜樂地向世界強烈吶喊獻身生活中充滿聖德與生命力」。教宗除了指出修道者的獻身生活, 正是回應天主的召叫,善用主賜的生命這份無價的禮物,滿懷喜樂,獻身去愛和服務生命,是信仰的重要見証,同時指出每個人可如何度獻身生活:「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職份和領域中, 感到自己被召叫去愛和服務生命, 去迎接、尊重和促進生命,特別是當生命變得脆弱時,更需要關懷愛護,生命從母胎到它在世界終結的一刻。」
為此, 我們希望透過一些真人真事, 向小學生---無論他們已接受或尚未接受基督宗教信仰的, 介紹「獻身生活者」滿懷喜樂的見證, 讓學生懂得和了解如何迎接生命、尊重生命及促進生命,從而學習愛與服務。我們選擇了安貧小姊妹會的安老服務、協青社為雙失青少年的服務和扶康家舍為智障者的服務, 更選擇了第一個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國藉修女會在港的服務,作為信仰的見証,成為孩子能具體明白滿懷喜樂地度「獻身生活」的種子。
在此鳴謝耶穌寶血女修會和天主教香港教區視聽中心慷慨借出有關影片的版權,並容許作出內容上的剪裁。
以下簡單介紹了五齣影片的出處、內容及播放時間。影片對象為高年級學生, 教師可在課堂、周會或「獻身生活年」講座中播放。播放後, 與學生討論影片帶給他們的信息, 他們的感受和回應。
影片內容及討論問題
影片1︰耶穌寶血女修會
- 收錄於《服務九十載 犧牲修和見證愛》DVD (2012年)
- 內容︰寶血會的命是師法在加爾瓦 略 山上被釘的耶穌基督, 傾流寶血, 自我犧牲,以促進天人合一。修女願致力傳揚福音,並藉著堂區工作、教育、醫療、照顧兒童為人群服務。並以貞潔、貧窮、服從三願及天主子女自由喜樂的團體生活, 作證耶穌寶血所表徵的犧牲與修和精神。
- 片長︰10分20秒
討論問題︰
- 寶血會修女的獻身生活, 包括哪方面的工作?
(寶血會修女的獻身生活工作包括堂區傳教、教育、醫療、社會服務等。) - 寶血會修女從事愛與服務工作的方式為什麼不斷轉型?
- 讓學生自由討論。
- 教師邀請學生匯報,並透過影片中提及:修女以往從事使徒工作的方式曾經因應社會的要求及改變而不斷轉型
- 教師指出「獻身生活者」常會面對當時緊急的需要而作出相關的回應。
- 為更有效地裝備自己,度獻身生活,以實踐宗徒的使命,寶血會修女須接受哪三方面的培育?
- 讓學生自由討論。
- 教師邀請學生匯報, 並透過影片中提及: 在「人格」、「靈修」、「技能」三方面的培育及整合, 這可使修女在身心靈和信仰智慧上日益肖似基督。
- 教師指出「獻身生活者」常以祈禱為極之重要的「裝備服務行動」, 因為常與主聯繫,可汲取活力和避免跌入服務的誘惑~優越感。
- 寶血會除有修道團體外,也有在俗團體~「寶血之友」,在俗成員是透過什麼去生活出寶血會的精神?
- 讓學生自由討論。
- 教師邀請學生匯報,並透過影片中提及:他們在工作、家庭生活中同弱小者同行, 以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與修和的精神去生活。
- 教師指出「獻身生活者」常在信仰團體(修道及在俗團體)中彼此分享、扶持及成長。
影片2︰誰能明白我——協青社
- 收錄於《始終係天主》第七輯「找你」之第五集「誰能白我」(2002年)
- 內容︰多年來,協青社的社工每晚接觸流連街頭的青少年,關心他們。後更開辦了「浦吧」和便利店,為雙失青年提供就業機會,讓他們分沾生命的喜樂。
- 片長︰12分19秒
討論問題︰
- 《協青社》的社工憑著一份怎樣的心態去打開年青人的內心?
- 讓學生自由討論。
- 教師邀請學生匯報, 並透過影片中社工的剖白:「我們一直默默地效法耶穌做好牧羊人的角色, 憑著一份『關懷別人的愛心』, 去建立彼此的信任,這正是打開年青人內心的鑰匙」。
- 教師指出「獻身生活者」常與天主保持密切的關係, 促使他們效法基督,為別人奉獻關愛 。
- 《協青社》所有員工的首要條件是什麼?
- 讓學生自由討論。
- 教師邀請學生匯報, 並透過影片中另一位社工的剖白:「就是給予青少年『 關心 』, 關心他們身邊所有的事情, 希望他們感受到一份『溫暖』。」
- 教師指出「獻身生活者」常懷有基督的心腸,與受惠者「感同身受」, 並待他們如同自己的親人一樣 。
- 岑大衛先生(《協青社》創辦人之一) 十一年來不斷堅持為「雙失青年」服務的夢想是甚麼? 他的夢想成功嗎?
- 讓學生自由討論。
- 教師邀請學生匯報, 並透過影片中岑先生的剖白:「我們的夢想是想助青少年,《協青社》發展至今, 我覺得為『雙失青年』服務的夢想可算成功, 因為青年人有什麼需要, 我們可回應到, 並能即時為他們做到非常實際的行動, 如有工作可做, 有居所可住, 有學校可讀。」
- 教師指出「獻身生活者」常懷感恩的心,依仗天主的眷顧,不斷迎合年青人的急需, 關愛地為他們服務, 這正好為「愛主愛人」作「活見證」。
- 李文烈神父(《協青社》另一位創辦人) 認為服務最重要的是什麼?
- 讓學生自由討論。
- 教師邀請學生匯報, 並透過影片中李神父的剖白:「看到我們付出的努力有成果,當然高興。但是, 建築物不是最重要, 最緊要的是更多青年人可以生活得愉快。」
- 教師指出「獻身生活者」不只提供服務, 還關心受惠者的心靈狀況, 一切以他們的益處為最重要 。
- 陳日君樞機認為天主教教徒有特別的角色, 應與青年人分享「智慧」。
陳樞機所指的「智慧」是什麼?- 讓學生自由討論。
- 教師邀請學生匯報, 並透過影片中陳樞機的剖白:「天主教有成套整全的人生觀, 這就是「智慧」, 它可讓人找到人生的方向, 非常寶貴。」
- 教師指出「獻身生活者」願意將最寶貴的分享給受惠者, 並期盼他們可過
美好的人生 。
- 德蘭修女曾說:「愛心並不能單獨存在, 它本身是沒有意義, 愛心必須化為行動,這個行動就是服務。」
- 你贊同德蘭修女的話嗎?
- 影片中, 你找到「將愛化為行動」的人嗎?
- 你在生活中能「將愛化為行動」嗎?
- 讓學生自由討論。
- 教師邀請學生匯報, 並透過影片中《協青社》正正「將愛化為行動」, 各員工都為引導年青人走回一條屬於自己的正路而行動。
- 教師可鼓勵學生嘗試計劃及實踐自己在生活中「將愛化為行動」。
影片3︰安老安貧
- 收錄於《始終係天主》第五輯「還有天主嗎?」之第十一集「安老安貧」(2002年)
- 內容︰老 人 家 入 住 安 老 院 並 不是大家想像中那麼暗淡, 也可以是充實的, 多姿多彩的。一群老人家在天主的眷顧和滿懷愛與喜樂的安貧小姊妹修女的悉心照料下, 覺得人生已無憾。
- 片長:8分54秒
討論問題︰
- 安貧小姊妹修女抱著甚麼精神為長者提供服務? 甚麼服務?
- 安貧小姊妹修女抱著「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的精神,無分宗教、國籍,希望為入住安老院的老人家提供一個「安樂窩」, 讓他們可安享晚年。
- 修女們在安老院不同的工作崗位中, 全都願意用什麼來服務老人?
- 讓學生自由討論。
- 教師邀請學生匯報,並透過影片中提及︰修女們願意用「無限愛心」來服務老人。
- 教師指出「獻身生活者」常懷基督的「大愛」,為受惠者提供不同形式的適切服務。
- 修女不會強迫安老院內的老人(領洗)信天主教, 她們選擇了用一種怎樣的方式去讓老人接觸及認識天主的愛?
- 讓學生自由討論。
- 教師邀請學生匯報, 並透過影片中李修女的訪問內容:「我們修女首先要活出『天主是愛』, 單靠口講沒用, 尤其對未認識天主的老人都不知道天主是誰,但如果我們將『天主的愛』先帶出,讓老人家感受到人性的愛, 後來讓他們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愛之外, 還有一種『特別的愛 』, 他們心中自然便發出一個問題: 究竟這種『特別的愛』有什麼不同?他們慢慢觀察修女對自己的愛, 隨後便會向修女提問。」
「當有老人家表示對天主教信仰有興趣,修女便會安排他們學道理及領洗。」 - 教師指出「獻身生活者」除了提供受惠者的生活需要外,還會為他們提供靈性上的需要及安慰。
- 教師讓學生明白:
老 人 家 能 夠 安 享 晚 年,有尊嚴地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路,有賴一班修女在他們身邊不分晝夜悉心的照顧。同時,安老院內也有一班義工在背後默默付出。義工們願意付出時間及精力,他們絕不是三分鐘熱度,最難得的是有些義工懷著熱心和愛心在安老院做義工已十幾年。
- 究竟基督徒應有的服務精神是怎樣的?
- 讓學生自由討論。
- 教師邀請學生匯報,並透過影片中提及:黃生眼見修女對老人的忍耐、愛心和忘我服務的精神吸引他,也為老人服務,在安老院內做義工。另外,麥太因到安老院做義工的服務精神,感染她的家人,令她的丈夫由一個冷淡的教友,轉變到「重新開始」認識天主,後來,麥生和他的一對子女也做義工。透過義工服務,麥太一家人的關係比以往更加親密。
- 基督徒應有的服務精神就是為最弱小的弟兄姊妹提供關愛服務,服務中,基督徒自然流露出基督的關愛,不期然基督徒的服務精神便會感染他人,繼而延續下去。
- 教師指出「獻身生活者」的愛心服務會吸引另一批「獻身生活者」加入愛心服務的行列,繼而再感染其身邊的人(如家人) 加入,使愛心服務延綿不斷。
- 修女透露安老院內已經有許多老人家領了洗,信靠天主,他們從此不再害怕死亡,為什麼?
- 讓學生自由討論。
- 教師邀請學生匯報,並透過影片中提及:因為他們相信死亡只不過是回歸天主處,所以在面對死亡的課題上,信仰給予老人家很大的幫忙。另外,平日都有許多熱心的義工來探訪老人家,這些義工給老人家的鼓勵,也是幫助老人家勇於面對生命的重要元素。
- 教師指出「獻身生活者」尊重生命、熱愛生命,從而陪同受惠者去面對生命、擁抱生命。
影片4︰與智障者同行
- 收錄於《始終係天主》第十七輯〈一切從感恩開始〉第九集主的晚餐(2005年)
- 內 容:扶康家舍的家母及兄長,效法基督替門徒洗腳的服務精神,透過實際行動, 與智障者同行, 從中彼此洋溢了上主的喜樂。
- 片長:7分0秒
討論問題︰
- 家母和兄長在扶康會家舍的主要工作是什麼?
(照顧家舍內智障學員的起居飲食。) - 為什麼龍太願意成為扶康會家舍的家母, 照顧家舍內智障學員的起居飲食的責任呢?
(她是教友,在家舍內的聖像畫及德蘭修女的相片讓她感受到一份聖召。) - 龍太在工作時都會感到有壓力及遇到困難, 為何她仍樂於與家舍中的學員一起度團體的生活?
- 讓學生自由討論。
- 教師邀請學生匯報,並指出影片中的核心在天主的愛,促使龍太在與學員的相處中欣賞到學員的純真、熱愛生命及堅強的精神中,並從學員對自己的愛的行為上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從而在辛勞的工作中磨鍊到自己的毅力和包容,並會(藉感恩祭中,)把生活中的喜樂和辛勞奉獻給天主。
- 從龍太以愛奉獻的獻身生活中, 你看到耶穌的哪個教訓和榜樣?
- 耶穌曾說:「凡你們對我最小的一個弟兄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25:40)。」
- 教師指出從龍太以言以行把天主的愛帶給智障學員, 本身就是愛的奉獻,發揮出互愛共融的基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