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理疑難解答十一:
"ALPHA"是一個怎樣的國際福傳活動呢? |

|
問題: |
聽說現時英美正流行
"ALPHA"的福傳活動,得知它是源於基督教,如何把它的特質應用到天主教會的培育工作上呢?
(問題來自一位在法國從事牧民工作的華人修女)
|
|
回答: |
類似
"ALPHA"的福傳聚會在香港似乎還未普及,不過英美所提供的做法和建議,值得我們在本地實踐福傳工作時參考和適應。這裡不妨借用現時已有的材料,作交流分享(可參閱http://www.christlife.org)
|
|
I. 福傳聚會的特質
從"ALPHA"一字去看其意義 |
- |
"A"代表Anyone,聚會適合任何人參加,包括未有宗教信仰的人士,以及一些比較被動或信仰彊化的基督徒。
|
- |
"L"代表Laughter,聚會強調視聽教材的應用,使人在舒適和輕鬆的氣氛下分享信仰與生命,可分小組進行。
|
- |
"P"代表
Pasta,聚會的舉行地點可以在堂區或學校,視乎人數的多寡;為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情誼關係,建議備有茶點小吃,甚至課後聚餐。 |
- |
"H"代表Helping,聚會幫助參與者開展信仰的成長歷程。
|
- |
"A"代表Ask Anything,聚會能刺激起每一個人反省信仰與生命,並能激發起我們對主的愛。 |
|
|
|
II. 福傳課程的建議 |
- |
期限:課程可作為基督徒信仰的初階,為期10-15個星期。
|
- |
目標:指出有關天主父的愛、耶穌基督的救世工作、以及聖神在教會內的恩賜,為引發人的信仰,啟發更多人認識天主的臨在,祂生活在我們中間。
|
- |
主持:教區可提供一些帶組的技巧訓練,培育教友當小組組長 |
|
|
III. 慕道培育的銜接 |
- |
這福傳聚會是源於英國倫敦聖公會,主要由Rev. Nicky Gumbel發起,這活動至今已超過二十年,並受到72個地方教會所採納。近期美加推動這課程,相信也可選用當中的資料,並適應不同對象,用作香港堂區慕道班前的準備,或作為信仰小團體的聚會。
|
- |
用作教友的聚會,正合《教理教授指南》中所講及的「福音新傳」,讓福音本地化,在現時代重燃教友信仰,促進人的皈依。
|
- |
用於非信友的聚會,有助大公合一,讓不同信仰背景的人士反省人生,交流心得,探討基本的天主教信仰。
|
- |
這模式可用作慕道前期的聚會。有時,由於導師人手的短缺,堂區未必能隨時為有意慕道的朋友開設慕道班。類似
"ALPHA"的聚會可與有意學習要理的人開始保持聯繫,初步探討信仰。 |
|
|
|
無論如何,這方式值得本地的培育工作者留意、參照及適應,考慮一下如何銜接慕道班的課程。現時美加教會將繼續探討這福傳聚會,並於10月2日及3日會舉行有關會議。 |
|
|
|
|
|
|
|
|
|
|